1945年,在山上休息的迫击炮手陈宝柳,忽然发现30多个日军和几个女人,正在不远处的榕树下。他感觉这是个难得的机会,于是就悄悄架起迫击炮。打算给他来一发。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,可以点一下“关注”,并留下大家的看法! 1945年,陈宝柳蹲守在一处隐蔽的山头,眼睛紧紧盯着远处的敌军阵地,尽管抗战的胜利已指日可待,日军依然顽强地在最后阶段进行抵抗。 陈宝柳知道自己肩负着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:将这些最后的敌人彻底清除,今天,或许是他这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战。 站在迫击炮旁,陈宝柳的心情并不轻松,曾几何时,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,怀着对家乡的依恋和对未来的迷茫,走上了这条充满血与火的战斗道路。 初上战场时,他并未表现出什么英雄气概,甚至在第一次交火中被敌人刺伤,可这一切并没有击倒陈宝柳,反而让他变得更加坚强。 那时,他无法预见到自己会在炮兵岗位上展现出如此卓越的才能,也无法想象,日后自己将如何用一发又一发炮弹,为祖国、为战友复仇。 陈宝柳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炮手的,在1943年正月那一天,他正在家里与家人一起挖芋头,突然接到了征兵令,没有任何准备,陈宝柳就被匆忙带到赣州的前线。 初上战场时,他如同其他新兵一样,毫无经验,甚至在第一次交火中因过度紧张而差点丧命,团长对这名年轻的农家孩子不屑一顾,甚至一度认为他可能永远也不适合打仗。 可战争没有给陈宝柳时间去迷茫,一次意外的重伤让他被暂时调离前线,而正是这个机会让他接触到了炮兵这个岗位。 当时,团长决定让陈宝柳尝试操作迫击炮,尽管当时陈宝柳对此一无所知,但他很快展现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天赋。 经过简单的几天训练,陈宝柳在实弹演习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准确度,在一次实弹发射中,他的三发炮弹全部命中靶心,团长目瞪口呆,随即宣布陈宝柳成为部队的正式炮手。 每当敌人看到迫击炮开始发射时,他们已经无法逃避死亡的威胁,陈宝柳的名字在日军中开始频繁出现,成为他们梦魇般的存在。 但这份声誉并未让陈宝柳放松警惕,反而使他更加冷静,数次,他站在迫击炮旁,面临着敌人的炮火和冲击波,内心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与坚毅。 1945年,抗战已临近尾声,陈宝柳所在的部队接到了清剿残余日军的重要任务,这一任务关乎着当地百姓能否早日摆脱战争阴霾,回归安宁生活,所以部队上下都严阵以待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 陈宝柳和战友们一路小心翼翼地搜索前进,很快便发现了敌人的踪迹,在远处一片相对开阔的地带,有一棵巨大的榕树。 就在榕树下,30余名日军士兵正毫无警惕地围坐着,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,而在他们中间,竟有几名穿着旗袍的女人,这些女人妆容精致,与周围狼狈的日军形成鲜明对比。 站在山头的陈宝柳,透过望远镜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,他的目光紧紧凝聚在那个场景上,眉头渐渐皱了起来,从过往的情报和经历中,他深知这些女人绝非无辜。 此刻,看着日军士兵和这些女人悠闲地坐在树下,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,全然不顾外面战火纷飞,百姓流离失所,陈宝柳的心情异常复杂。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他不能错过,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击败敌人,更是为了为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的兄弟们复仇,此时,他没有任何犹豫,迅速调整迫击炮的角度。 随着一声巨响,整个场地被火光和烟雾吞没,最后的反抗瞬间被彻底摧毁,战场上死寂一片,只有阵阵火光和冒烟的残骸,陈宝柳站在炮位旁,冷静地整理自己的装备。 内心的波动很小,似乎这场胜利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意义,那些倒在地上的日军士兵和汉奸女人,已然成为了历史的尘埃。 陈宝柳知道这只是他军人生涯中的又一次胜利,而这场胜利已经不再是为了个人,而是为了整个国家、整个民族。 (主要信源:温州新闻网——93岁抗战老兵陈宝柳:三发炮炸死40个日本兵)